“疽”是气血为毒邪阻滞而不行之义。发于筋骨,病变部位较深,病情较重。临床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,有头疽多属阳证,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、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。本节主要讨论有头疽。
1、阳证大发散
【组成】炙甲片6克,白芨6克,南腥6克,樟脑6克,矾4.5克,青黛4.5克,火硝4.5克,冰片1克,香1个。
【用法】除麝香、冰片外,先将皂矾研细,再和入余药共研极细,过筛,最后加入冰片、麝香研匀。外敷。
【功效】软坚散结消肿。
【主治】痈疽结块,肿胀散漫
【来源】上海中医研究所张赞臣研究员验方。
2、疏气消肿汤
【组成】炒柴胡4克,川芎4克,当归6克,赤4克,青皮6克,忍冬藤12克,制香附9克,炒壳6克,全蝎1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,每日1剂,2次分服。
【功效】理气和络,活血散结。
【主治】胁疽、肋疽。
【来源】北京名老中医凌云鹏验方
3、阳证铁箍散
【组成】降香240克,生大黄1千克,降香120克,没药120克,赤豆1.5千克,生黄芩240克,木子500克,生南星120克,山慈姑120克,陈小粉1千克(炒焦),芙蓉叶240克
【用法】共研细末,用恭汁,蜂蜜调敷
【功效】清热消肿。
【主治】痈疽,疔毒红肿散漫者,
【来源】上海中医研究所张赞臣研究员验方。
4、消肿化毒膏
【组成】露蜂房、杏仁各30克,黄芪22.5克,蛇退(盐水洗净)、元参各15克,乱发如鸡蛋大一团(去油垢),麻油300克,黄丹 150克。
【用法】先将菜油、乱发入锅中熬,候发烊尽,加杏仁;待杏仁黑色,布滤去渣,加黄芪、元参,熬1~2小时,再加蜂房、蛇退搅熬至紫黑色;滤去渣,用慢火熬;最后下黄丹,急搅千余转,滴水不散,膏即成。摊于牛皮纸或黄蜡油纸上,贴于患处。
【功效】消肿散结,拔毒生肌。
【主治】痈疽发背及各种疱疖,已溃、未溃均可贴敷
【来源】南通市中医院朱良春主任医师验方。